國內成品
油價剛剛經歷了今年以來連續(xù)三次的上調之后,
國際油價卻一路“江河日下”,從70美元/桶高位回落到低位的60美元/桶。盡管國際油價在60美元/桶附近獲得企穩(wěn)并有所走高,7月21日達到65美元/桶,但仍顯著低于6月30日國家發(fā)改委上調
成品油價時高達70美元/桶的水平。
按照發(fā)改委公布的成品油價格調整辦法,國際油價連續(xù)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變化達到4%,國內成品油零售價可以調整。也就是說,自6月30日調整后,經過22個工作日,7月30日應當是國內成品油價調整的一個時間節(jié)點。市場開始推測,國內成品油價有望迎來今年以來的第二次價格下調。
上次調價對應的國際油價為63.5美元/桶
“6月30日的成品油調價,倒推出的國際油價大約在每桶63美元左右,即使國際油價在每桶60美元的低位,通過換算調價范圍也只有每升0.1元左右,調價的空間是不大的!
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馮連勇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表示。
對于目前一些專家呼吁應該下調成品油價格,馮連勇對此并不認同。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講,油價越低越好,但考慮到進口原油成本、加工費用、物流銷售和稅收利潤,油價自然就低不下來。”他說。
為了滿足經濟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斷增長的石油需求,早在1998年我國就確立了石油價格市場化的取向。2006年國家實施石油價格綜合配套改革時即建立了石油企業(yè)內部上下游利益調節(jié)、相關行業(yè)的價格聯(lián)動、對部分困難群體和公益性行業(yè)給予補貼以及石油企業(yè)漲價收入的財政調節(jié)等四個配套機制。
2008年12月18日,國務院出臺了《成品油價稅費改革方案》,自2009年1月1日起實施,這是包括成品油價格、燃油稅和交通收費三項內容的綜合性重大改革。
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理順成品油價格是本次改革的核心內容之一。國內成品油價格實行與國際市場
原油價格有控制的間接接軌,以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為基礎,加上國內平均加工成本、稅收、流動環(huán)節(jié)費用和適當利潤確定。成品油價格調整既要反映國際市場石油價格變化和企業(yè)生產成本,又要考慮國內市場供求關系;既要反映石油資源稀缺程度,又要兼顧社會各方面承受能力。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國際原油價格成為我國成品油價格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6月1日和6月30日的兩次調價中,如果將我國成品油出廠價格倒推國際原油價格的話,價格僅為55美元/桶和63.5美元/桶。顯然,這兩次提價是執(zhí)行現有成品油價格機制的體現,兼顧各方承受能力壓低了成品油價格!瘪T連勇認為。
調價周期應縮短為1周或10天
“目前,我國成品油定價機制還需要進一步修訂和完善,主要存在調價周期過長、調價幅度較低、價格構成透明度低、定價方式表述模糊等問題。其中,價格機制不透明是造成公眾怨言不斷的主要原因之一。”馮連勇指出。
同時,他認為,“如果要實現與國際油價間接接軌的目標,22天的調價周期也較長,應當縮短。在后石油時代的油價劇烈波動的今天,最好縮短調價周期,1周或10天調一次,避免公眾對價格變化等待過長,也能避免為投機活動客觀上創(chuàng)造了條件!
“比如今年成品油價格上調前,
中石化、
中石油兩大集團都表示煉油業(yè)務出現虧損,油價應該上漲,這種虧損究竟是政府定價還是企業(yè)經營效率的問題卻難以核算。”馮連勇表示,
國內油價上漲的滯后性,導致成品油供銷企業(yè)在漲價之前,可能增加庫存,囤油套利。今年4-5月間,國內不少地區(qū)出現了限量供油的局面,而同期成品油的庫存和出口卻處于歷史高位。
“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在價格水平上看似與國際接軌,但存在的問題是國內油價仍無法及時反映國內市場供求關系、消費結構等方面的變化。目前的價格形成機制只能部分反映國際市場的供求趨勢,在傳導過程中仍然存在時滯效應,并且沒有減緩。”對于目前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馮連勇并不認同。
同時,他還表示:“專門統(tǒng)一的法律體系是新型價格機制正常運行的保障。但是目前我國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還不健全。實現中國石油價格形成機制市場化,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建立也應包含在相關配套措施之中。”
馮連勇對記者說,與歐盟成員國相比,我國能源應急管理的法律體系還存在很大空白,我國應加強和不斷完善能源立法。同時,在能源領域應急管理方面,相關立法與配套政策應該與危機應急法律體系相協(xié)調,充分考慮危機管理的相關內容,使能源應急管理更加科學化。
2008年國際油價呈現前所未有的劇烈波動,即每桶原油價格最高點和最低點之差超過110美元,油價的大起大落,給國民經濟發(fā)展帶來巨大的危害。
因此馮連勇建議,“構建《高油價下石油緊急事件應對法》及相對應的管理部門,指導居民、企業(yè)及政府在石油危機來臨之際如何應對,以保持能源供應、運輸和消費等環(huán)節(jié)的正常運轉,盡可能控制事態(tài),防止危機擴散。”
“同時,我國需要建立科學的成品油定價決策組織架構,定期進行石油價格波動監(jiān)測及影響測算,形成科學的成品油價格調整建議,以便減緩油價劇烈波動所帶來的沖擊。”他說。
油價上漲對發(fā)展中國家影響更大
事實上,油價的快速上漲對各國經濟均產生不同程度影響,尤其對以中國為代表的發(fā)展中國家產生巨大影響。
據馮連勇介紹,當油價每上漲10美元并持續(xù)一年時,中國GDP增速將下降0.8%,印度GDP增速將下降1%,而發(fā)達國家如美國、日本、歐元區(qū)GDP增速下降僅為0.3%、0.4%、0.5%,充分說明油價快速上漲對以中國、印度為代表的發(fā)展中國家的影響遠大于發(fā)達國家。
“2008年國際油價總體上比2007年上漲了近30美元并持續(xù)一年時間,通過上面計算,我國GDP增速將下降2.4%左右,此結論也可解釋2008年我國GDP增長率下降的原因。因此,油價的調整甚至是國家之間經濟戰(zhàn)略的博弈!瘪T連勇說。
據了解,國際能源機構近些年來一直在下調對2030年全球石油需求的預測,2008年作出的預測較4年前下調了14%,但到2030年全球的石油需求仍將達到1.06億桶/天,相當于每年上漲1%。
但近些年來石油產量數據卻非常不樂觀,2007年,盡管全年油價達到了每桶72美元,但全年產量卻比2006年下降0.2%;2008年的油價達到了創(chuàng)紀錄的全年平均每桶100美元,但產量只比上年增長0.4%,比全球的石油需求1%的增長小許多。
馮連勇認為,這種供需矛盾,為金融投機、地緣政治等推高油價創(chuàng)造了條件。因此,歸根到底是供需矛盾推高了油價。
據悉,近年來,勘探技術取得了飛躍發(fā)展,但是自從上世紀60年代
石油儲量發(fā)現達到頂峰之后,儲量發(fā)現逐漸呈遞減趨勢。目前,每年全世界生產的石油僅有三分之一是新發(fā)現的,可以說,全世界的石油工業(yè)是寅吃卯糧。
正視“后石油時代”
“現在,許多專家認為,后石油時代已經來臨,其最本質的特征是世界石油產量達到峰值或者峰值平臺,然后就開始下降!瘪T連勇指出。
實際上,國外發(fā)達國家和一些石油公司已經開始應對后石油時代,例如:公開宣稱石油峰值的重要性,在政策上大力支持發(fā)展替代能源;向公眾傳遞節(jié)能意識和石油危機意識;部分大石油公司公開承認石油產量峰值等等。
“油價將繼續(xù)攀升并高位震蕩也是后石油時代的一個典型特征。從長期來看,經濟快速發(fā)展、石油需求旺盛、產量增長乏力等因素必將導致國際原油價格的上升,進而推動我國成品油價格的上漲!瘪T連勇強調,隨著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的不斷攀升,我國經濟發(fā)展將面臨更多不確定性,國際油價波動將對我國經濟產生更大、更深遠的影響。
中國汽車業(yè)如何順應“后石油時代”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工商管理學院 胡燕
2009年以來,我國的汽車工業(yè)走出低谷,6月汽車產銷量分別比5月增長4.18%和2%,產銷量已經連續(xù)四月超百萬輛水平,創(chuàng)歷史記錄。國內汽車市場形勢的好轉使得人們看到了汽車行業(yè)的復蘇,但是,美國通用和克萊斯勒申請破產又給予我國汽車業(yè)一個嚴重的警告。沒有及時申請破產、市場營銷刺激手法過頭、扼殺EVI電動汽車計劃等因素都加速了通用的倒塌,但究其根源,筆者認為廉價石油時代的終結和石油產量的停滯不前才是導致這場悲劇的根本原因,我國的汽車產業(yè)必須結合當前的石油工業(yè)形勢并站在長遠角度進行深入思考。從1859年美國德雷克井的發(fā)現至今,石油工業(yè)已有150年的歷史。目前,易開采、低成本的石油資源越來越少,低品位、高成本的石油資源開采難度越來越大,種種跡象表明世界已經進入了后石油時代。
世界石油產量已處于峰值平臺期,這是后石油時代的重要標志。近幾年的世界石油產量的變動幅度一直圍繞1%上下浮動,根本就沒有大的突破。而我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高達52%,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不應因汽車產業(yè)產銷量逐月增長而感到沾沾自喜,而應冷靜思考、未雨綢繆。如果有朝一日我國也和美國一樣,每四個人中擁有三輛小汽車,那么我國將擁有約10億輛小汽車,遠超過目前全世界汽車總數,屆時一天會需要9900萬桶左右的石油,可是目前全世界石油的日產量只有8182萬桶。因此,根據這些數字我們可以大膽想象,以石油資源為基礎的傳統(tǒng)汽車業(yè)該走“下坡路”了。
油價攀升并高位震蕩是后石油時代的又一典型跡象。2008年7月,國際原油價格達到147美元/桶的高點,油價形勢使眾人認為廉價石油時代已經終結。雖然全球金融危機又使油價于2008年12月跌破40美元/桶,但這只是暫時的、無法維持的。
實際上,針對石油峰值來臨和后石油時代的問題,有些國家及企業(yè)不僅深信不疑,并且采取了相應的對策。例如,瑞典是世界上第一個承認石油峰值的國家,該國總理宣布會大力發(fā)展替代能源,力爭成為世界上首個不依賴石油的國家;日本早在2006年就提出了應對后石油時代的五大措施,其中包括發(fā)展天然氣汽車和完善輕軌系統(tǒng)。此外,日本豐田公司不僅公開承認石油峰值,并針對后石油時代規(guī)劃其汽車產業(yè),這也是豐田在通用申請破產保護之時依然欣欣向榮的根本性原因。
后石油時代不再是隱藏的冰山,它即將給傳統(tǒng)的以內燃機為主的汽車產業(yè)帶來一場革命。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yè),都應具有長遠的眼光,具有社會責任的經營理念,從而建立一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運營體系。我國的汽車產業(yè),應以美國通用為鑒,真正扭轉傳統(tǒng)的嚴重依賴單一石油能源狀況,進而為后石油時代的汽車產業(yè)做好充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