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稱中國煉油產能過剩日益加劇 “茶壺”煉油廠抱團求生
參考消息網9月10日報道 英媒稱,中國獨立煉油廠的合并計劃,是中國日益加劇的煉油產能過剩帶來的壓力的最新表現(xiàn),產能過剩引發(fā)市場份額爭奪戰(zhàn),也讓人們等待已久的石油行業(yè)開放陷入不確定局面。
英國《金融時報》9月6日以《中國的“茶壺”煉油廠謀求抱團求生》為題報道稱,到2017年底,中國的年煉油產能將達到8.08億噸,約占世界產能的16%,僅次于美國的逾9億噸。在接下來的3到5年,行業(yè)專家預計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煉油國。同時,自2011年以來,雖然經濟增長開始出現(xiàn)放緩跡象,中國的煉油產能卻增長了44%,這導致中國精煉油產能與
成品油需求之間的差距日益擴大。
中國煉油產能的快速增長,部分歸功于規(guī)模較小、被稱為“茶壺”的獨立煉油廠。許多“茶壺”煉油廠運營著大型綜合工廠,一些主要的“茶壺”煉油廠現(xiàn)在將合并為一家企業(yè)集團——山東煉化能源集團。上周,該計劃已獲山東政府部門批準。
報道稱,“茶壺”煉油廠集中分布在以對民營企業(yè)寬容而著稱的山東省。兩年前,這些煉油廠被正式批準進口原油的時候,人們燃起了這樣的希望:這些煉油廠未來會獲準在中國石油(8.080, -0.01, -0.12%)市場上,與主導市場的
中石油和
中石化等國有煉油企業(yè)自由競爭。
獲準進口后,“茶壺”煉油廠的產量隨之增加,使它們得以在過去兩年實現(xiàn)在中國市場上所占份額翻番、達到30%。這些煉油廠的市場份額增加,意味著國有石油集團的市場份額減少,后者近年來已花費數(shù)十億升級和擴建自己的煉油廠,為實現(xiàn)產量增加,“茶壺”煉油廠也背上了沉重的債務。但今年出現(xiàn)了明顯的政策逆轉,“茶壺”煉油廠的出口配額被砍掉,它們的產出只能困在國內,對這些煉油廠的進口配額發(fā)放也不如去年那么穩(wěn)定。
報道稱,結果是困在國內的成品
油庫存上升,導致中國兩大油企——中石化和中石油帶頭發(fā)動了一場罕見的零售價格戰(zhàn),這兩家企業(yè)正尋求在第四季度獲得更高的出口配額。生產煤制油的大精煉廠的產出加劇了供應過剩,這類精煉廠的成本甚至比“茶壺”煉油廠更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