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
歐佩克國家能源和石油部長在維也納歐佩克總部舉行會議,就原油增產達成一致,決定從下個月起名義增加原油日產量100萬桶。但由于部分成員國沒有增產能力,市場預計,實際增產量可能低于上述水平,達到60萬~80萬桶/日左右。
增產消息落定后,國際
油價不降反升。截至22日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8月交貨的輕質
原油期貨價格上漲3.04美元,收于每桶68.58美元,漲幅為4.64%。8月交貨的倫敦
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2.50美元,收于每桶75.55美元,漲幅為3.42%。
金聯創(chuàng)石油經濟首席研究員鐘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維也納會議前的種種關于增產傳聞,曾是壓抑油價的一個主要消息源,此后,消息正式釋放,且增產額度適當、溫和,被市場情緒解讀成對油價利好。若沒有突發(fā)的利空消息,期貨多頭將發(fā)揮作用,油價由跌轉升的拐點將提前來到。
各產油國仍存分歧
2016年底,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達成減產協(xié)議,將原油日產量削減120萬桶,并于2017年起正式實施。在各產油國積極履行減產協(xié)議之下,油價得以從30美元/桶左右開始推高,到目前70美元/桶左右的位置。
經過18個月的減產和國際原油市場的回暖,目前原油市場供過于求的狀況已得到明顯改善。國際能源署數據顯示,國際商業(yè)
原油儲備明顯下滑,達到了歐佩克減產的預期,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的商業(yè)原油儲備更是跌到201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由于
國際油價的上升,原油消費大國的通脹抬升壓力上升。國際能源信息署近期在研究報告中指出,從2017年中期以來,國際
原油價格一直處于快速上漲的狀態(tài),原油價格過高肯定會影響原油的需求量。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
韓曉平認為,目前油價正處在產油國最期望達到的空間,他們既不希望油價太低,也不希望太高,油價在目前維持在70美元左右,無論對產油國還是消費國來說都是比較有利的。如果油價再高的話,就會使大量資金投入到替代技術,比如電動汽車、鋰電池,會加速這些替代行業(yè)的發(fā)展。對于產油國來說,維持一個穩(wěn)定的油價符合他們的長期利益。
在此情況下,各方極為關注6月22日的維也納會議,并對原油減產結果進行評估,以摸索原油市場未來的走向。
會議召開前,俄羅斯與沙特已向外界釋放出將要增產的信號,提出在2018年剩余時間逐步增產的方案。不過,伊朗、伊拉克、委內瑞拉等增產能力不足的產油國對此并不贊同。
實際增產額度恐低于預期
盡管前期歐佩克產油國對是否增產存在爭議,但最終伊朗等產油國被說服,達成一致意見,決定從7月起適當增加原油產量,將協(xié)議履行率降到100%。
值得注意的是,歐佩克公報草案并未涉及明確的增產數字。沙特表示,此舉將轉化為名義增產100萬桶/日,或相當于全球供應量的1%。伊拉克表示,實際增產可能在77萬桶/日左右,因為一些產量下降的國家將很難完全達到產量配額。
招商證券石化團隊研報指出,從目前的供給端來看,唯有歐佩克(主要是沙特)和俄羅斯擁有增產彈性;歐佩克主要產油國也普遍預計實際增產量在60萬~80萬桶/日。由于伊朗近幾年并沒有新增上游投資,增產的可能性較小,而委內瑞拉由于國內局勢實際產量較以往是下降的。
上述研報認為,從沙特等國的表態(tài)來看,增產節(jié)奏將是適時、漸進的,符合預期。維護去庫存成果仍是增產堅持的底線,增產主要是對沖伊朗和委內瑞拉的潛在缺口。
增產消息一出,國際油價不降反升。對此,鐘健表示,在前一段時間,歐佩克增產傳聞不斷,甚至有增產180萬桶/日的“版本”。而實際增產額度選擇在適當、溫和的水平,一定程度上對油價起到了“利空出盡是利好”的作用。
《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國際油價自5月下旬后就已經出現下跌,原因主要在于沙特和俄羅斯已暗示將放松產量限制,以彌補其他產油國可能出現的供應中斷。
鐘健認為,有一個重要因素不應忽視,即石油期貨多頭已經結束了連續(xù)多周的減持而轉手增倉,這往往是價格下行結束前的跡象。由于期貨持倉者已開始處在買多增倉的階段,市場中的消息更多地呈現出向好方面。這也是歐佩克增產被當作“好消息”的一個重要原因。
油價后市仍受多重因素制約
對于歐佩克增產量與國際油價的關系,興業(yè)研究認為,歐佩克本次只設定了名義增產量,為自己在后續(xù)操作中留下很大空間。歐佩克增產50萬至60萬桶/日最有利于維持油價穩(wěn)定在目前75至80美元/桶區(qū)間。實際增產100萬桶/天,不考慮意外產量損失的情況下,油價較難維持目前中樞。再考慮到供應端意外中斷的風險,使得歐佩克實際增產量小于70萬桶/日的可能性較大。
對于后續(xù)的國際油價走勢,韓曉平認為,此次歐佩克并非馬上增產,加之
石油開采是一個長期過程,從投入到生產需要一段時間,F在看到的油價波動主要由投機因素主導,而歐佩克增產對油價帶來的影響比投機因素慢?梢灶A測,國際油價兩周后下降趨勢仍會較為明顯。
不過,在鐘健看來,由于維也納會議前的諸多消息是以壓抑油價的利空為主,因此在本次消息釋放后,甚至被市場情緒解讀成對油價的利好。如果再沒有突發(fā)利空消息,期貨多頭將發(fā)揮作用,油價由跌轉升的拐點將在7月上旬前來到。
此外,影響國際油價的因素中,美國頁巖油產量也需重點關注。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的月報數據,2018年5月,美國原油產量為1070萬桶/日,同比上漲16.7%,距離全球最大的產油國俄羅斯僅差了48萬桶/日。
韓曉平指出,長期來看,地緣政治因素將對國際油價產生重要影響。如果美國大量增產頁巖油,將對全球經濟產生積極影響;若美國決定打擊敘利亞,也將造成油價上漲。此外,
新能源的使用也將對油價形成壓制作用。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