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定價機制還建立了成品油價調控風險準備金:“當國際市場油價低于調控下限時,國內成品油價格未調金額全部納入風險準備金。”也就是說,當國際油價低于“地板價”時,新機制在降價端失效所實際產(chǎn)生的“額外批零價差”全部納入新成立的成品油價調控風險基金。其實,目前政府在油價超過每桶60美元后對石油開采企業(yè)征收石油特別收益金(俗稱“石油暴利稅”),納入中央財政預算管理,補貼下游行業(yè)和弱勢群體。與此類似,當油價過低時,成立油價調控風險準備金,既不留給生產(chǎn)企業(yè)自主支配,也沒有讓利油品消費者,而是?顚S茫糜诖龠M節(jié)能減排、提升油品質量及保障石油供應安全等方面。這有利于維護社會基本公平:油價過低時,石油開采虧損嚴重,為維持原油勘探開采的投資強度,政府不得不大量補貼石油開采企業(yè),而政府補貼主要來自于政府稅收或其他政府性收入,屬于公共財政,出資方是所有的納稅公民。成立成品油價調控風險準備金,可部分取代政府補貼,用于可補貼石油開采側因國際油價波動而造成的實際虧損。由于該準備金的出資方是車主,用油越多者出資額也相對越大。而非車主不再分攤補貼額度,有利于維護兩者之間基本的社會公平。
新定價機制淡化成品油定價中的行政色彩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正式放開液化石油氣這個對民生影響較小的產(chǎn)品定價,推動油價市場化,二是簡化成品油調價操作方式,不再印發(fā)調價文件,而以信息稿形式公布調價信息,同時增大地方政府在油價上的話語權和主動性,加大調價信息公開力度,為以后下放定價權做好鋪墊。成品油未來肯定由企業(yè)自主定價,當前國家所公布的最高零售價,以紅頭文件形式下發(fā),行政色彩較濃,實踐中為加油站制定最高價提供了依據(jù),是個風向標。政府不再公布最高限價文件后,社會不再存在由政府規(guī)定的標桿價格,加油站只能自行尋找。在資源充沛、競爭主體形成的市場格局下,這個標桿價格只能在競爭中形成。因此,政府以信息稿形式公布調價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是政府不再發(fā)布規(guī)定價格的先行嘗試,是將定價權下放給企業(yè)的過渡階段。
當然,新成品油定價機制仍然存在一些弊病。例如,盡管在某個區(qū)間實行市場定價,但由于存在上限和下限,這種人為設定的價格只是模擬市場,永遠跟不上真正的市場變化;政府在成品油定價中起主導作用,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市場定價;油價調控風險準備金怎么征收,從哪里收,按什么標準收,什么時間收,如何監(jiān)管等未明確。這說明新成品油定價機制仍是走向市場化定價的過渡階段,現(xiàn)在出臺是由當前我國石油產(chǎn)業(yè)性質及市場結構決定的,問題的全面解決離不開成品油市場以及整個石油產(chǎn)業(yè)全面的、徹底的市場化改革。而這種改革需要具備種種客觀條件,需要相關配套措施,不可能一蹴而就。事實上,國內成品油市場化環(huán)境正在逐步完善,油氣體制改革逐步推進,例如,加大非國有企業(yè)原油使用配額,對民營企業(yè)放開原油進口權;在新疆試點石油天然氣勘探區(qū)塊招標,從上游逐步打破國內油品市場的壟斷格局;原油期貨上市工作已準備妥當,用戶也已適應了成品油價格的頻繁波動。成品油價格市場化的條件正逐步成熟,離真正的市場化定價已越來越近了。